成也小米,败也小米,或将成为昔日彩电大王四川长虹(600839.SH)的真实写照。 四川长虹最近一次被大众关注,源于“小米空调实为其他品牌生产”的话题不断发酵。一男子在查看小米空调的产品信息时发现,制造商显示为“北京小米电子产品有限公司”,但空调内部标牌显示,生产商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空调”)。后者正是四川长虹旗下长虹美菱的子公司。 代工业务虽为四川长虹带来了营收增长,但也由于利润微薄,让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同行中明显掉队。 近日,四川长虹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8亿元到1.82亿元,同比减少约2.17%到25.82%。这是四川长虹自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扣非净利润下滑。 随着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建成和投产的日期越来越近,人们对于四川长虹业绩进一步恶化的担忧逐渐加重。对此,四川长虹回应媒体称:“目前与小米的合作不受影响,短期内还是稳定的。” 抓住“救命稻草”内销中有一半收入源于小米代工 去年以来,小米家电一炮而红,颇有“搅局”家电业之势,其背后的代工力量也随之浮出水面。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查询发现,小米许多家电产品都采用ODM模式,由传统的家电企业代工。其中,小米空调的代工方包括了长虹、松下、创维等;而小米电视的代工方包括了长虹、康佳、京东方等。 作为小米的主要代工生产伙伴,四川长虹对此颇为低调,很少在公告和公开报道中提及代工业务。但从行业和公司数据可以窥见,代工业务在长虹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业咨询机构洛图科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长虹、康佳、海尔三大品牌的全年出货总量约495万台;但从四川长虹披露的年报来看,2024年其电视生产量高达1654万台,销量为1630万台,占国内电视机销量的45%以上。 两者的差距从何而来?一方面是长虹出口海外市场的产品,另一方面则是为小米、华为、海尔等品牌代工的产品。 根据奥维睿沃报告,2025年一季度,长虹位居代工市场出货量第二,达到280万台,同比增长0.5%,原因是当期受终端国补需求刺激下,华为订单有所增长。 不仅是电视,长虹也是空调代工市场的重要力量。 自2017年起,长虹空调就开始为小米提供贴牌代工服务。2022年9月,长虹宏源基地正式承接了小米部分项目的联合开发任务。至2023年7月,长虹宏源工厂第20万套小米空调下线。 开源证券研报显示,长虹美菱内销中约有一半收入源于小米代工,合作较为稳定,近年来米家空调份额持续提升,2024年累计零售额份额达12.7%,由此带动公司空调业务收入增长。 如今看来并不高端的代工业务,曾经也是帮助长虹在经营滑坡、投资失败中脱困的一棵救命稻草。 长虹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1985年,上任厂长的倪润峰引进日本松下自动化彩电生产线,长虹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5年后,长虹一度以107万台销量登顶国内彩电市场,成为“中国彩电大王”。到了1997年,长虹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35%。 1994年,四川长虹成功登陆上交所。199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超过26亿元,股票市值也一度突破650亿元,成为当时的A股市值王。 然而,长虹很快也迎来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加上彩电业务经营不善、等离子项目投资失败两次战略失误,逐渐失去优势地位。陷入困局的长虹最终选择投身代工业务。 小米去代工化长虹“短期稳定”背后存在全新危机 品牌“吃肉”、代工厂“喝汤”的合作,确实让长虹从中受益,但利润微薄也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四川长虹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36.91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约7.04亿元。若扣除政府补助及其他非经常损益影响,其归母扣非净利润只有4.19亿元。 这个数据,与其90年代的盈利能力相去甚远,更难与同等营收规模的同行匹敌。如营收为1891.6亿元营收的格力电器,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01亿元;营收为927亿元的海信家电,扣非归母净利润也有26.06亿元。 2024年年报显示,四川长虹家电业务毛利率减少2.05个百分点。对于各细分产品品类,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核心主营产品均出现了明显的毛利率下滑,分别减少1.08、2.46、2.59及2.26个百分点。而从抗风险能力看,代工模式也更容易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冲击。 主营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的长虹美菱也面临同样困境。自2017年起公司开始为小米进行代工后,随着代工业务规模逐年扩大,公司内销毛利率大幅下滑,从22.24%一路下跌至11.24%。 利润被不断摊薄之外,小米去代工化的一系列举动,恐怕才是长虹代工业务面临的全新危机。 去年11月26日,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在武汉奠基开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透露,该厂预计今年年底大规模投产。另据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生产负责人黄鹏介绍,11月实现量产后将着力推动产能爬坡,预计到2026年,武汉工厂可以年产300万台小米空调。 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空调的出货量超过68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50%。在中国空调市场排名第四,线上销售额市占率达11.82%-11.95%,仅次于美的和格力。这也意味着,如果小米智能家电工厂能如期实现年产300万台的目标,长虹等代工伙伴接近一半的订单将会流失。 尽管长虹在回应中表示与小米的合作“短期稳定”,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小米自有产能的扩大,曾经为小米代工空调产品而收获的红利,也可能受到巨大影响。未来,对于这家老牌企业,如何找到利润的新增长点、发力自有品牌以抵抗代工风险,将成为决定其长期发展的关键。 文 | 记者 黄婷 列绮童(实习生 )图 | 四川长虹官方公众号 |
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三联家电济南世购广场店于2025年
7月12日,海尔空调携手新星家电发起“海尔空调一城一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