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晨光中的巨野港,十数艘满载玻璃原片的货轮徐徐启航,渐次融入洙水河的粼粼波光。这些产品是山东巨润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润建材”)生产的12mm高端安全工程玻璃原片,即将运抵江浙沪地区。 “此款玻璃是我们3号生产线的旗舰产品,可应用于各类大型公建类项目。”巨润建材董事长卞红顺告诉记者。 夏季,巨润建材迎来玻璃生产旺季,4条570多米长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昼夜不停。在中控室的全流程控制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石英砂、纯碱等原料在1500℃熔窑中充分熔融后,经冷却形成黏稠液态,如糖稀般流入锡槽,在锡液表面铺展成平整透明的“玻璃带”,随后通过退火、裁切、装箱等工段,最终成为规格统一的玻璃原片成品。 “我们这四条生产线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领’。”卞红顺边检查成品质量,边向记者介绍,“1号生产线生产3-5mm高档产业玻璃原片,广泛运用于高端家电、家具等领域;2号生产线生产4.7-8mm节能幕墙玻璃,搭配低辐射镀膜技术,可使建筑节能效率提高至65%以上;3号生产线生产8-12mm高端安全工程玻璃;4号生产线生产5-6mm中高端建筑玻璃,配套内部加工,可集成调光、隔热、防眩等十余种功能。” 巨润建材位于巨野县麒麟镇,成立于2008年。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向产业高端迈进,是这家传统玻璃企业的“突围之路”,2016年,该企业获批建设特种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2021年至今,企业已累计开展44项技术研发项目,获10项专利证书。 近两年,巨润建材又在数字化转型上下足了功夫。“我们引入中融云web系统,设置了6105个数据采集点位,工卡报警2056个,工艺报警227个,每3秒自动采集一次数据。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控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成本显著下降。”卞红顺介绍。 目前,巨润建材日产优质浮法玻璃2800吨,年产值17亿元,规模居全国行业前列。产品在鲁苏豫皖核心销售区域的市场份额超过60%,并出口至中东、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巨野港距此仅一路之隔。2015年4月,巨野港洙水河航道全线通航。巨润建材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运输成本大幅降低,产品辐射范围更广,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有了巨野港,我们才能积极拓展江浙沪市场,扩大辐射范围,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在卞红顺眼里,这是名副其实“黄金航道”。 日头渐升,炙浪袭来。巨野县玻璃产业园内,属玻璃产业下游的鹏泽玻璃、拓新新材料等玻璃深加工企业,正在紧张生产中。巨野县田桥镇,能源企业铁雄新沙的焦炉煤气也源源不断输进园区。巨润建材的“产业突围”,与这里完善的玻璃产业链密不可分。 卞红顺告诉记者:“这里可以说是全国玻璃行业中产业链最完备的区域之一,上游有能源,下游有加工,因此成本可控,附加值也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巨野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大力推动玻璃产业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巨润建材、弘盛光伏玻璃、耀华高档玻璃深加工、亚玛顿宏盛超薄光伏玻璃等十余个重点项目在此落地投产。目前,巨野县玻璃产业园产品包括浮法玻璃、镀膜玻璃、光电光伏玻璃、汽车玻璃、医用玻璃等20余个品种,构建了从原片生产到精深加工,再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是山东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打造的现代玻璃产业基地之一。 产业聚集、优势集聚,卞红顺干劲满满:“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借力‘一带一路’不断增加海外市场份额,让‘山东制造’的绿色建材走向世界,为‘中国制造’添彩。” 菏泽日报 记者 马源劭 |
东南网7月27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黄钊伟蔡静琦)近日,202
7月25日,中建集团对口支援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合作考察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