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的服务细致入微,高科技中体现人性化,其中,有一种新颖的“打盹儿”神器——睡眠休息舱。 记者 李晶晶:在主媒体中心地下2层的走廊上,有不少颇具科技感的睡眠休息舱,每一个舱面积都不大,大概4平方米。考虑到世界各地媒体机构在制作节目时的时差,以及媒体朋友们繁忙的工作,这些睡眠休息舱会提供短暂的休息、工作、娱乐等功能,帮助大家在采访间隙“满血复活”。 来自德国的记者乌塔·玛格,对睡眠休息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记者的帮助下,她通过扫描休息舱的二维码,进入免费小程序,从中选择二十分钟体验模式后,就打开了休息舱的舱门。舱里有办公桌、充电插座和挂钩等,最重要的是一张智能床。铺好一次性床单后,乌塔·玛格兴奋地按下智能床的遥控器,体验零重力模式和头脚部的震动按摩,再根据需要按下升降键,调整到自己最舒适的角度。休息舱里还有消毒凝胶和空气净化器,让媒体记者感受到细微之处的贴心服务。 德国体育记者协会文字记者 乌塔玛格:我从雅典奥运会以来,已经第十次参加奥运会了,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睡眠休息舱,躺在这个智能床上,它的震动按摩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韩国SBS国际广播中心保障人员 罗敬沅:睡眠休息舱非常舒适,我已经用过两次了,我不少同事也用过,只要有微信,扫一下就可以激活,这个休息舱很有科技含量,使用却很简单。 国际奥委会服务商 阿林布加克:主媒体中心恢宏大气,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有你需要的所有东西。这是一次令人惊叹的经历,我期待以后再来中国访问,带上我的妻子和孩子,相信他们的体验也会非常愉快。 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 孙永慧) |
4月25日,佛山ALSO社区上空突然出现的12米巨型浮空床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4月27日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