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突如其来的清盘申请 风雨飘摇的恒大,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就在昨天(6月27日),香港高等法院网站更新法庭日志显示,一家位于太平洋萨摩亚岛的公司提出对中国恒大集团进行—— 公司清盘呈请。 啥意思?解释一下,“清盘呈请”指的是,如果公司负债过多,其债权人/公司成员可以向法院提出清盘呈请,清盘呈请提出后,法院将进行清盘呈请聆讯,如果清盘申请通过,法院会发出强制清盘令,颁令公司变卖资产以偿还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等。 通俗点来说,就是企业欠了一屁股债,它的债主或员工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可以向法院提个申请,把企业剩下的家产分了,能分多少算多少。 这一次,法院定下的聆讯时间是2022年8月31日上午9点30分。一旦法院通过聆讯,等待恒大的命运可能就是破产解散,让债主们瓜分资产。 按这个节点来看,留给恒大的时间,只有2个月了。 说起来,今年被债主申请清盘的房企不止恒大一家。此前的大发地产、花样年等企业都遭遇过这样的至暗时刻。 面对汹涌而来的舆论,恒大在6月28日早上做出了回应—— 将极力反对该呈请。此外,中国恒大也预期这一呈请将不会影响公司的重组计划或时间表。 按照恒大公告里的说法,本次提出清盘呈请的是中国恒大旗下房屋交易平台房车宝的一名战略投资者,涉及的债权金额约8.625亿港元,其债权占集团全部境外债务比—— 不足1%。 换句话说,大债主都不急,你这小债主急啥? 根据此前恒大集团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的说法,截至3月22日,公司已与89家境外机构债权人取得了联系,征求了意见和看法。但如今来看,恒大与境外债权人的沟通似乎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 看来兔子急了,是真的会咬人的。 巨债依旧高悬 自从恒大流动性危机爆发以来,所有债主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 债务重组方案,什么时候出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恒大此前给出过—— 预计将于今年七月底前公布。 这意味着,恒大的债主们还得煎熬一个月。 更多的难题还在等待恒大解决。 217亿美元,这是此前公布的恒大境外直接债务。包括中国恒大发行的142亿美元境外债券,天基控股的子公司景程公司发行的52亿美元境外债券,以及项目融资和私募融资等其他境外债务33亿美元。 美元债还只是冰山一角。资产负债表上,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恒大的总资产2.38万亿元,总负债1.97万亿元。 企业债务总量变成娱乐谈资的,恒大恐怕还是头一家。我在此前的多篇文章中也做过对比,2020年,芬兰的GDP总额是1.87万亿元,比恒大债务还少一点。新西兰等国家的GDP更是远远小于恒大债务。国内来看,恒大的债务已相当于海南省三年的GDP总额。芬兰也不过“一恒,这是真正的“债可敌国”。 1.97万亿,如果全换成100元的现钞,连起来的总长度达到30.53亿米,从地球铺到月球,可以来回铺7.95次。 更关键的是,除了表内债务之外,恒大还有“深不见底”的表外债务,市场机构预估在1万亿左右。 ▲图源涛动宏观 恒大这些债务里,有息负债规模为5717.75亿元,包括短期借款、流动性借款、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等。截至2021年上半年,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为2400.49亿元,而恒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867.72亿元,明显无法覆盖。 还有谁能救恒大? 在债务化解上,恒大也做过努力。根据地产密探的梳理,流动性危机爆发以来,恒大已经变卖了数百亿的资产—— ▲图源地产密探 许家印自己,也把豪宅、私人飞机等资产卖了一遍,据说累计为恒大注入资金超过70亿。 此外,恒大还向信托公司求援。2022年2月-3月,恒大陆续将旗下广州、重庆、南京等5个项目股权转让给了五矿信托、光大信托和中航信托三家央企。 为了缓解流动性危机,恒大还在积极推进恒大汽车(0708.HK)、恒大物业(6666.HK)的战投引进。 但照目前的形势,在许家印的眼里,这一切或许都比不上造车来得给劲。他一度摆出背水一战的姿态,把债权人都带到了造车这条路上。 2022年3月22日,许家印出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动员大会现场,喊出了“大干三个月实现恒驰5量产”的口号。 看着许老板如此信誓旦旦,大家都以为恒大汽车要扳回一城。但谁也没想到,这场动员大会过去还不到2个月,恒大汽车就发声明称—— 恒驰5原定2022年6月22日量产的时间,调整为2022年9月20日。 三月之后又三月,反正有疫情来背锅,网友们都麻木了。更重要的是,财报数据显示,从2018到2021年上半年,恒大汽车四年半累计亏损已超过150亿元。如此烧钱的游戏,真的能熬到恒大翻盘吗? 再看卖房。此前恒大定下的目标是“2022年,实现交楼面积约7000万平米,保交楼60万套”。 要知道,2021年,在拼尽全力恨不得甩卖的情况下,恒大也才卖了5426.5万平方米。如果要实现目标,接下来的日子里,恒大平均每个月—— 要卖掉600多万㎡,卖出近6万套房子。 哪怕抛开“黑铁时代”的悲观因素,要交出这个成绩也并不容易。2020年,恒大的巅峰时刻,也才卖了8000万㎡。 根据克而瑞数据,今年1-5月,恒大业绩分别为29.5亿、22.3亿、23.5亿、58亿、51.1亿元,前十早已没了它的踪影。 卖车难熬,卖房萧条,许老板的朋友们,能不能施以援手拉他一把? 目前来看也很难。树倒猢狲散是人间常态,很多人已经和许家印说了拜拜。 年薪1500万的首席经济学家,已经提前跳下危船;某恒大元老,从去年底开始密集卸任恒大系公司法人;昔日救许老板于水火的香港牌友,也陆续割肉离场…… 就连一度被外界视为“许家印最信任男人”的夏海钧,也在危急关头巨额套现,并且沉默数月不露脸。 这也不怪人家绝情。当年恒大惨遭股债双杀,苏宁张近东、正威王文银、广田叶远西、嘉寓田家玉等商业大佬齐聚一堂,1300亿战投齐齐支持许老板。 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场景。但如今回过头来看,当初对恒大伸以援手的大佬们,都被拉下了泥潭。当初有多义气,现在就有多后悔! 流泪的不止这些大佬。上市公司里甚至涌现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恒大受害股。 这个群体规模庞大,A+H股就有超过30家。 它们有的是供应商,有的是股东。有做地产的,有做家具的,有做涂料的,有做瓷砖的,也有卖酒的…… 对它们中的大部分企业来说,恒大一度是最重要的甲方,但如今,大金主的商票反成了最大的“坏账”。 不是没人愿意伸手救,而是一旦伸手救,就有可能把自己拖下水。这年头,白衣骑士都自身难保了。 尾声 恒大的结局,其实早有信号。 看看去年12月,恒大集团风险化解委员会的名单—— 恒大现任高管+四个国资+一个律所。 当时我就说,这多少有点“预备接盘”的意思。资产负债摸底完成后,恒大的资产处理需要地方国资平台操办,并形成风险化解与处置方案报至政府工作组,工作组再进行审批决策。而委员会里的粤海控股、越秀集团和中国信达,正是扮演这样的角色。 粤海控股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控股90%的国资,公司总资产1509亿元;越秀集团的实控人则是广州市人民政府,这也是一家响当当的地方企业;中国信达更不用多说,是成立超过20年的老牌资管公司,资金总规模超过1.6万亿,处理不良资产是它的专长。 关键时刻,这些都是恒大潜在的“白衣骑士”。这一点,“河南地产一哥”建业已经打了个样,投向了国资的怀抱。 写到这里,不由得让人感慨。 恒大的遭遇某种程度上是当下房地产行业的缩影。除了恒大这样的巨头,无数的中小房企更是难逃破产的命运。 根据人民法院的数据,2021年,全国宣布破产的房企达到—— 396家。 在此前的公开发言中,黄奇帆更是直言未来中国房企要减少9成。 这很残酷,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大洗牌或许是房地产行业的必经之路。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过去二十年是疯狂的。高杠杆、高周转、高风险……这其中有很多开发商,圈完钱后一走了之,留下遍地的烂尾楼和无奈的购房者。 像恒大这样的万亿巨头、行业头部,更是关联着千家万户,它一跌倒,无数人都要跟着一起喊疼。 说实话,那些股东、供应商、购房者,应该都不希望恒大倒下,因为这背后是他们多年的积累和倚靠。但恒大能不能挺过去,还得看它自己,以及时代的风向。说到底—— 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我们都像蚂蚁。 |
4月25日,佛山ALSO社区上空突然出现的12米巨型浮空床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4月27日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